考研的时候考研政治需要考些什么要点呢?在此
考研一对一辅导小编为大家总结如下:
考点一 认识的过程
(1)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二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2)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到实践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
考点二 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其实看似很难背的政治,通过理解便可以轻松的熟记,大家考研加油!